如果把富士康稱為“赴死坑”,似乎一點也不為過。近年來連連發生的“連連跳”慘案,使富士康這個大企業籠罩在一片末日中。關于“赴死坑”的根源,各路專家各有說法,在這里不多深究,只想就富士康的金字塔型管理模式對企業員工的影響進行一番探討。
所謂企業管理,主要指運用各類策略與方法,對企業中的人、機器、原材料、方法、資產、信息、品牌、銷售渠道等進行科學管理,從而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。
由此對應衍生為各個管理分支:人力資源管理、行政管理、財務管理、研發管理、生產管理、采購管理、營銷管理等,而這些分支又可統稱為企業資源管理。通常的公司會按照這些專門的業務分支設置職能部門。
金字塔型管理模式,由科學管理之父--弗雷德里克?溫斯洛?泰羅創立。金字塔型組織是立體的三角錐體,等級森嚴,高層、中層、基層是逐層分級管理,這是一種在傳統生產企業中最常見的一種組織形式。
在市場經濟條件下,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,金字塔型管理模式的組織結構則由于缺乏組織彈性,缺乏民主意識,過于依賴高層決策,企業高層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反應緩慢,而突顯出刻板生硬、不懂得應變的機械弊端。這種制度化管理模式只會是企業在將自己推向萬丈深淵。
廣州品牌策劃公司龍獅發現,金字塔型管理模式與馬斯洛需求金字塔有很大相似之處。在一個企業中處于不同階層的人,他們的需求會有所不同。
人,非人
廣州品牌策劃公司龍獅認為,企業必須關心人、理解人、尊重人、愛護人,即把人當作“人”而非“非人”。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可以通過企業的管理模式體現出來。
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,人有生理的需要,安全上的需要,情感和歸屬的需要,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。
而這些需求,符合富士康員工的有幾個?恐怕一個都沒有。
看過卓別林的《摩登時代》的人都知道,在資本主義企業中,員工只是一個工具,他們一直做的只是一個工序,可能只是把一顆螺絲扭進去,也可能是給一個箱子貼上一個標簽,而這個工序是有時間限制的,可能3秒鐘可能5秒鐘,你要像機器一樣的保證自己不出差錯,就這樣每天重復做同一個動作12小時,而兩年三年之后,你發現,自己還是只會扭一個螺絲,只會貼一個標簽,你發現自己的工資始終還是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,不加班始終只能拿那八九百塊錢,就算拼命加班也不過一千七八到兩千塊錢,而且還不知道真正拿到手的有多少,請問你覺得你的人生還有希望嗎?
安全需求?誰不知道富士康的保安動不動就打人,基層管理者動輒呵斥工人,尊重也談不上。所謂的早餐全部都是用生蛆雞蛋制成的,談何安全?
所謂“生”者,既是生存,也是生活。連著兩個做人的最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,如何為人?
溝通,溝通,再溝通
松下幸之助關于管理有句名言:"企業管理過去是溝通,現在是溝通,未來還是溝通。"管理離不開溝通,溝通已滲透于管理的各個方面。正如人體內的血液循環一樣,如果沒有溝通的話,企業就會趨于死亡。
據調查發現,這些自殺員工都有一個共同關鍵詞:新生代農民工。
目前企業超過85%的底層員工是“80后”“90后”新生代農民工,他們有著明顯不同于父輩的精神訴求,特別是剛進城務工,由農村到城市會產生一個“心理隔斷期”,容易出現情緒波動。
我們知道,富士康員工在物質待遇方面,跟其他同類企業相比,是很好的,但員工之間的人際關系卻比較淡漠。這樣的企業環境僅僅滿足物質需求,缺乏精神上的滿足。
在網上看到的某篇報道中,富士康某員工說:“每天十來個小時的工作很單調,而且工作紀律很嚴格,隨便與同事說話就會被上司批評,嚴重的可能還會記過,我們心里有事情一般也不會去找上級主管談,與工友也沒時間交流!
對企業而言,如何對員工進行人性化的管理,創造健康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,滿足員工的社會生活需求,兌現企業的社會責任。
如果企業一心追逐利潤,年輕員工容易陷入一種“人際荒漠”。雖然富士康自稱其企業理念是“視員工為第一寶貴財富”,但員工的上下級關系和同事關系還是顯得緊張、冷漠。
法國企業界有一句名言:"愛你的員工吧,他會百倍地愛你的企業。"這一管理學的新觀念,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,而且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所接受。實踐使他們懂得,沒有什么比關心員工、熱愛員工更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、提高工作效率了。
廣州品牌策劃公司龍獅認為,一個企業如果一味的只想著如何“富”,卻不關心員工的“康”,那么,這個企業遲早會變成“赴死坑”。
現在,富士康要想避免悲劇重現,最關鍵的就是重新制定企業管理發展戰略。必須放棄過去那種冷血的金字塔型管理模式,制定有人情味的企業管理模式,塑造優秀的企業管理文化,提高富士康的企業精神和內涵。這樣,才能真正成為富士康,而非“赴死坑”。
【作者:廣州龍獅營銷策劃公司策劃部】
我們將根據您的需求,提供適配的品牌營銷解決方案。